每年的3月,是对CCF过去一年工作进行检验的日子,因为如果得不到会员的认可,他们就会在3月31日前不再续缴会费,从而意味着这部分会员将离开学会。对学会而言,这就是会员流失。如果会员数不见增长反见减少,那么感到难堪的不仅是会员部,更有秘书长、理事长乃至整个理事会。从图1可以看出,过去十多年中,CCF每年年底的会员数会冲到一个高点,但到次年3月底会回落,于是形成锯齿形的图形。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锯齿形的图形是螺旋上升的,CCF的会员数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图1 CCF个人会员2004.12~2017.03发展趋势图
那么,学会为什么那么在意会员?为什么那么在意会员缴费?会员不缴费不行么?
关于学会为什么要有会员,本人在过去撰写的文章中多有阐述。作为一个以个人会员为基础的学术社团,会员自然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且有“3M”属性(Of the Membership, by the Membership and for the Membership), 即由会员构成,由会员治理,为会员服务。没有会员的学会,本质上不能称之为学会,或许只是一个咨询机构、会务组织公司、政府派出机构等等。不过,无明确个人会员的学会当下在中国还不少,这是原来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而且居然也能生存下来甚至还活得不错,这完全“归功于”挂靠体制以及政府部门的背书。从CCF走上学会改革之路的那天起,就意味着CCF不是这样,也不能这样!
为什么会员必须缴费?早在1997年,ACM总部代表团到CCF访问,希望建立合作关系。CCF对ACM的访问非常重视,高层和对方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当对方问CCF有多少会员时,我们答曰:6万!对方惊讶不已且露出佩服的神情,因为当时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学会可以把会员发展到6万人。进一步问询这6万名会员的来历,我们的解释是:我国有30个省,每个省有2000人,二三得六不是很简单的么?!对方发现我们的会员数是编的,大失所望,合作遂成泡影。十年以后,本人带领CCF代表团到ACM总部访问,希望建立学会间的合作关系。对方得知我们的会员仅仅七千多后,我们除了得到对方礼节性的款待之外,别无收获。峰回路转,到了2010年,当CCF的个人会员达到一万多时,ACM主动登门,在杭州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10)开幕式上和CCF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一合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一段的历史值得回味:为什么一个没有会员的学会不被别人看得起?为什么会员多了别人就会主动登门?显然,这就是会员的力量,这就是会员数量的力量。付费会员的数量本质上是对学会服务能力、学会凝聚力、学会社会影响力的佐证。谁也不傻,你编的数字小孩子都能看出来,那你不是在骗自己么?免费会员就是自欺欺人,所以CCF的会员都是付费会员。今年3月23~24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社团管理峰会上,本人应邀作报告,当介绍到CCF的会员制度和会员数量时,与会者不禁赞叹CCF居然有近四万的会员。有人问:缴费率几何?我说百分之百!听众竖起大拇指夸赞CCF了不起。可见真实的力量。
缴费对学会有什么好处,首先,可以获得部分运营服务费用,但仅靠会费是不能支撑学会的正常运转的。CCF每年整体运行和服务费用是会费收入的三倍,可见大部分收入还要靠学会的运营和服务获得。第二,更重要的是,付费可以度量会员是否真的在乎学会、真的在乎会员资格。这既是对会员本人的考验,也是对学会的考验。如果会员走了,从学会的角度就要想想会员为什么走了?学会出了什么问题?哪里对不住会员了?这些问号就是学会工作的动力和激情所在。
我们为什么那么看重会员?
第一,会员数量是学会影响力的一种表征,会员多则表明学会的影响力大,其话语权也相应大。所以,一般问到一个学会的情况,先要问到有多少会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外的社团都争先恐后到中国发展会员的缘故,因为都知道会员才是学会的生命线。
第二,会员是学会的服务对象,是产品的稳定客户,缴了年费的会员相当于缴纳了一年的服务费,也就是说你有了稳定的客源,自然对销售“产品”有好处。
第三,会员是不付工钱的志愿者。让志愿者给学会做事是学会的一大优势,会员越多志愿者越多,而且不乏品质非常高的志愿者。
第四,学会是一个网络。会员是学会的终端,他们是流动的宣传员,可以到处讲述学会的故事,推广学会,会员越多,推广的效果就越好。
但是,希望更多的人入会仅是学会的一厢情愿,专业人士有选择入会和不入会的自由,因为入会要花钱,而且入会注册还要付出时间成本,所以要思量一番。从学会的角度而言,如果希望更多的人入会,就要了解潜在会员的诉求和入会动机。会员入会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 对学会认同。正如本人多次阐述的,这样的人入会不是为了图名,也不是为了图利,更不是图官,而是对学会的文化、制度、架构、行为以及里面成员的高度认同,认同是入会的最高境界。一个有活力的学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开放、竞争的组织,CCF的治理架构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吸引会员的重要内在动力之一。CCF会员代表大会、会员积极参与竞选以及各分支机构公平竞争的制度与环境是吸引会员的重要因素。在学会,会员层级越高的人对学会越认同,也最不容易流失,这种层级的人是学会的核心和骨干,是学会的黏合剂,他们往往决定着学会的未来。
2. 获得/给予服务。通过参与学会的专业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大多数专业人士的基本诉求,而能在学术共同体中贡献智慧并获得同行认可是会员更高层次的诉求和入会的动力。因此,能否满足上述两条往往是能否黏住会员的重要因素。根据CCF会员流失率数据分析发现,层级越低的会员流失率越高,如学生会员流失率高就因为其参与学术活动程度及认同度低的缘故。这种情况不仅CCF有,其他国外同类组织也有。
3. 人际网络。人都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中生活。通过专业学术活动,学者可以介绍自己的工作、了解行业动态并结识同行,这也是学会搭建平台的意义。
4. 能力认可。对于专业团体,能力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专业人士都希望通过专业学会的能力认定标准获得认可,进而获得专业的发展和成就感。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大多数的评价和资源均由政府掌握,加上学会自身能力较弱,能力认可/认证基本上还是空白。能力认可是学会开展专业人士继续教育、扩大会员数的重要抓手,如英国计算机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和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就有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对专业人士的资质评定如Certificates(资格证书)和Chartered(特许证书)。这些学会的会员都很多,如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其计算机学会就有两万多付费的会员,香港工程师学会也有数万会员,比例比CCF高很多。CCF目前正在推广实施的软件能力认证CSP是一个前景很好的能力评价项目,已引起高校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但整体而言,在对专业人士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方面还乏善可陈。这一方面,CCF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知晓入会的动机,但发展会员还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因为当今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索取的便利性使得学会已不再是索取专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学会认同度低以及学会服务能力弱使得不少专业人士感觉学会和他们关系不大,因而游离于学会之外。在中国,与计算机相关的学会(包括地方)不少于一百个,现在国外的社团也想到中国“分一杯羹”,大家都在“抢客户”,使得竞争和分化加剧。
面对竞争的加剧,CCF必须有独特的、高品质的产品奉献给业界,如CCF的ADL(学科前沿讲习班),平台式大会CNCC(中国计算机大会),CCCF会刊(《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等,都是服务会员的优质产品。学会必须对专业领域的问题不断发出专业的声音,提高在业界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并被认可。此外,学会必须在专业评价和认定方面有所作为,这不仅是学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预见,未来会员发展的程度除了学会的服务能力之外,更要看学会在专业人士能力评价方面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学会必须在这方面发力。
那么,学会的会员数是不是越多越好?学会的影响力是否和会员数成正比?其实不然!现在有些业务主管部门声称要看学会会员的覆盖率,中国IT从业者以百万计,即使有十分之一,CCF会员就应该有几十万,这不切合实际。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下辖二十多个学会,全球会员总数也就四十几万,世界各国的计算机学会,也没有一个国家学会的会员数是超过十万的。不过,就中国这样的体量,CCF保持十万专业会员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十多年改革之路,放眼未来,我们对达成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希望以后每年的3月不仅仅是回顾过去一年服务的月份,更是庆祝会员增长和学会服务得到认可的季节。
会员万岁! ■
(CCF会士陈钟、胡事民、陈熙霖对本文有贡献,谨此致谢)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